长生从聊斋开始

《长生从聊斋开始》

第46章 著书(4k)

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

“凤兮凤兮!何德之衰?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。已而,已而!今之从政者殆而!”

夫子下车想和他说话,可他故意避开离去。夫子始终没有得到和接舆说话的机会。

其风采令夫子都称叹不已。

秦川在顾亭林去筹办民报时,开始想接下来要在民报上写的内容。

但是天色快黑了,他忍不住有些犯懒。

他可是亚圣啊。

只是前段时间那么累了,难道现今不能享受享受。

清清好久没给他按摩了。

还有婴宁,看看自己给她布置的功课做的怎么样。

这种犯懒之心,让秦川不觉得愧疚,反而有种轻松释然。

说明他还是个人。

长生得道其实是一件很矛盾的事。

因为长生者,随着岁月推移,很难不变得无情起来。实在是经历太多,便看淡了。

莫说长生之人,即使凡人,一到了四十岁,临近中年,许多事都会看淡,几人还能少年意气,见颜色而慕少艾。

比如王孚到了四十岁,虽然还会喜欢女色,可未必想跟女人多说话,只是生理冲动,而不会再有少年时那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顾亭林自己虽然没有钱,可是书院的两个副山长、讲师和学生们有钱的不少,办报纸的启动资金不缺的。

他为人狂放不羁,学问渊博似海。

虽然屡屡有离经叛道之言,可学生们都很喜欢他的课。

认为说是在诸子的时代,顾亭林便是楚狂接舆那样的贤者,比不得诸子,却也是特立独行的大贤者。

昔年楚狂接舆唱着歌从夫子车前走过,他唱道:

只是又没这个能力。

袁洪才会呆在天牢中。

顾亭林才会在书院教书。

秦川那句“陛下欲反乎”,正是这种气概的体现。

当着梁帝面,说出这样的话,他们也就做梦想过,真这么干,估计一点容身之地都没有。

骂他无君无父。

但还是陪顾亭林喝完了一坛女儿红。

事后就去劝梁帝了。

但是梁帝真不听他的劝。

接下来便是顾亭林去筹措办民报的事,他打算先发个内部版本,在书院里试行刊发。

顾亭林听过秦川的水调歌头,豪放大气,如仙人所作。又有那鹊桥仙,况肯到红尘深处,这样的句子。

一直盼着秦川的新词。

所以才情秦川作词。

见秦川竟说要借一首词作,心里不大信。

他猜想是秦川作为亚圣,再沉迷于诗词小道,难免使世人效仿,误了大道之学。亚圣者,引领一时之风骚也。

也就秦川敢这么干,有这个资格这么干。

用理学赋予的亚圣身份,抨击理学的天理化身——皇帝。

简直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。

顾亭林听说这事后,当天就大笑起来,特意开封了一坛黄宗之藏了好多年的女儿红。

黄宗之气得直跳脚。

正中袁洪和顾亭林心怀。

他们生于理学世道,对理学森严的天道规则本能抵触。因为理学的天道,是一种让他们本能反感的霸道。

说伱行,你就行,不行也行。说你不行,你就不行,行也不行。

所以皇帝说的话,不能违抗,雷霆雨露,皆是君恩。

他们打心底里是有一种冲破一切桎梏、打碎一切枷锁的气概,这天地不对,那就再造寰宇。

袁洪看着是个粗人,实则琴棋书画皆有涉猎,学问起码有举人的水平。

他愿意跟随秦川,除开想要看清前面的路外,也有秦川是状元公的因素在内。

他这几日,还没见得秦川做得文章诗词。

虽然秦川说是听过一首词,能入其法眼,作为民报的开头词,必有不凡之处。

袁洪自是凝神细听。

流遍了,郊原血。

一篇读罢头飞雪,但记得斑斑点点,几行陈迹。五帝三皇神圣事,骗了无涯过客。

有多少风流人物?盗跖庄蹻流誉后,更陈王奋起挥黄钺。

歌未竟,东方白。”

一曲歌罢。

有此顾虑,故而假托他人。

顾亭林凝神细听。

但见得清明雨落纷纷,秦川对着细雨,吟道:

“人猿相揖别。只几个石头磨过,小儿时节。铜铁炉中翻火焰,为问何时猜得?

不过几千寒热。人世难逢开口笑,上疆场彼此弯弓月。

第46章 著书(4k) (第2/3页)

能人人有自奋之心,不局限于士人。

秦川:“可。”

顾亭林:“亚圣公文采飞扬,不如给民报提一首词,以壮声威。”

秦川笑道:“自己写的倒是没有,但曾听过一首词,借来一用。顾兄和徒儿请听我念来。”

阅读长生从聊斋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(www.umixs.info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
相关推荐